美籍华人崔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美籍华人崔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人罗伯特·B·劳克林、德国人霍斯特·施托默和美籍华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崔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电子在强磁场中的分数量子化的霍尔效应。这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第六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皇家科学院的公报说,施托默和崔琦1982年在利用超强磁场和低温做实验中发现了这种现象。一年之后,劳克林通过理论说明了上述两人的发现。这一发现对人们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普遍的结构和性质有着重要意义。三位科学家的贡献使得人们对量子物理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促进了现代物理学新的重要理论概念的发展。
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已入美国籍,196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1982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他于1984年获得了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奥列佛·伯克利奖,1998年还获得了世界著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物理奖。
劳克林1950年生于美国加州,197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1989年起任斯坦福大学教授。
施托默194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77年获斯图加特大学物理学博士,1992年至今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并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98年12月,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谈了治学为人之道:
崔琦认为,“获得成功,要有一定的运气和时机,但勤奋是基础。”他说,他每年都要带二三十个研究生,他们都很刻苦,往往把别人花在舞会上的时间花在了实验室,周末不休息,一天工作10至12小时是常有的事。
一般人看来,学物理非常枯燥,不容易出成果,与学法律与商业的人相比,也挣不到大钱。但崔教授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搞物理研究只要投入,就会趣味盎然,每当有新的发现,哪怕是很微小的发现,也会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崔琦还说,要想成功,千万不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我常常鼓励学生们往前看,相信自己从事的是对人类有用的事业。”他说,“如果只为一日三餐,并不需要去做研究,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便可达到目的。做学问可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能对别人有用。”
崔琦指出,在相信自己的同时,还要相信别人。只有向别人敞开你的胸怀,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帮助。做到这一点对于远离故土到异国他乡求学的中国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要承受比别人更大的压力,如果不能与周围的人接近,很容易陷入孤立。
崔琦谈到他的那些来自中国名牌大学的一流学生时说,“他们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我告诉他们,做学问可不是做作业,那只是重复前人做过的事。”他打了一个比喻,就像在旷野或森林中寻找回家的路一样,需要有开创性的探索精神。
崔琦喜欢“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格言,而今年获诺贝尔奖,却是多年心血耕耘换得的大丰收,记者问他如何看待这一收获,崔教授淡淡地一笑并不直接作答,他说他将与往常一样,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他的书,埋头于物理学研究,因为那是一个令他感到其乐无穷的世界。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英国路透社正式在伦敦开业
- 2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出生
- 3京师大学堂正式招生
- 4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
- 5唐山煤矿瓦斯大爆炸
- 6唐山煤矿瓦斯大爆炸
- 7广东革命政府东征军攻下惠州
- 8希特勒退出国际联盟
- 9吕正操率部起义
- 10英国军舰“皇家橡树”号被击沉
- 11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被迫自杀
- 1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纪念日
- 13世界标准日的确立
- 14首个“世界标准日”
- 15华东师范大学成立
- 16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开始
- 17勃列涅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 18现任芬兰总理尔基·卡泰宁出生
- 19我国与马尔代夫建立外交关系
- 20穆巴拉克正式就任埃及总统
- 21台北贩卖文凭案曝光
- 22中国现代作家秦牧逝世
- 23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开放
- 24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分享诺贝尔和平奖
- 25辜振甫开始在祖国大陆的“融冰之旅”
- 26坦桑尼亚开国元首、前总统尼雷尔病逝
- 27中国第一颗传输型对地遥感资源卫星“资源一号”发射成功
- 28成都市率先开展“无车日”活动
- 29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先生逝世
- 30江泽民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