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政治人物、学者刘于义出生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康熙十四年(1675年)刘于义出生于江苏武进(今属常州市)。刘于义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中进士,初任庶吉士,散馆后任翰林院编修。在任编修期间,其所撰写的文稿很符合皇帝的心意,备受嘉奖。雍正元年(1723年)刘于义入值南书房,先是担任中允一职,随后任侍讲学士,并出任山西学政,主管一省教育工作。
刘于义在山西任职期间,发现山西没有过多的粮食储备,所以每至青黄不接之时,百姓就要忍饥挨饿。看到这样的情况,刘于义上疏雍正帝,奏请每年从耗羡中拿出四万两白银,用于在太原、平阳、潞安、大同四地买米贮仓,于春天评价卖给缺粮食的百姓,到了秋天再买入一定的粮食。雍正帝命令时任山西巡抚伊都立视当地情况酌情办理。刘于义的做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的疾苦。
雍正四年(1726年)刘于义出任仓场侍郎。然而仓库官吏以次米偷换好米,并将好米盗卖进而赚取私利,这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积习。自身清正廉洁的刘于义不吃这一套,并对此加以严厉整顿。刘于义严格检查出、入米的数量,并随时抽查余米定数,不给倒买倒卖者任何可乘之机。一时间,仓场多年的陋习弊病得以彻底整治。
雍正八年(1730年)刘于义调任吏部侍郎。在任上,刘于义奉命同侍郎牧可登一道,到山东检查赈灾情况。到了山东之后,刘于义认真核查各项赈灾进展,并同时任山东按察使唐绥祖一道,弹劾济南知府金允彝袒护邹平县知县袁舜裔亏空一案,最终二者都受到相关制裁。
雍正九年(1730年),刘于义被任命为直隶河道总督。在任上,刘于义发现北运河通漕花销过大,建议将漕米留在天津,以减少津贴,但给地方官留下米耗的百分之一作为日常开支用度。在治河中,刘于义多次亲赴工地,实地勘验。侍郎何国宗建议建鸡心闸口十四座用于阻拦河水。而刘于义则认为“阻水当停。并请展坝面,使无碍水道。”刘于义的上述治河方法均被雍正帝采纳。
雍正十年(1732年)七月,刘于义被调往陕西,署理陕甘总督一职。次年,刘于义被授予吏部尚书职务,仍然兼署陕甘总督。在署理陕甘总督任上,刘于义悉心公务,先后向朝廷奏请诸多关于用兵、设防的建议,均得到皇帝认可。
乾隆三年(1738年),时任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查郎阿弹劾承办军需道沈青崖等人私运侵帑,而刘于义涉嫌包庇属下,后经查实,刘于义被革职,并赔偿麦稞价银三万余两。
刘于义被革职后,乾隆帝念及刘于义于雍正初年对甘肃具有巨大贡献,屯田、筑堡、安置流民、运送军马粮草,其皆有功。于是刘于义在乾隆五年(1740年)被起用,任署理直隶布政使一职。两年后,担任福建巡抚。乾隆八年(1743年)升任户部尚书,次年调任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乾隆十年(1745年),刘于义短暂署理直隶总督,加太子太保衔。在随后的三年时间中,始终担任直隶河督一职。在任上,刘于义勘定还乡河裁湾曲直,筑运蓟河西堤,疏浚张青口支河、新安新河,拓宽广利渠,开挖望都至安肃排水沟。疏通天津贾家口、静海芦北口、庆云马颊河、盐山宣惠河,引塌河淀洪水入蓟运河。直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刘于义才被调回京师。
乾隆十三年(1748年),刘于义在养心殿奏事,由于跪得太久,起立时误踩衣袂,摔倒而逝,年六十五,谥文恪。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源赖朝诞生
- 2教皇庇护三世出生
- 3《小飞侠彼得潘》作者詹姆斯巴里诞生
- 4罗马尼亚宣布独立
- 5义和团深入京城清廷频令严禁
- 6非洲大陆探险家亨利·斯坦利去世
- 7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 盛宣怀接受四国贷款
- 8著名翻译家和比较文学家赵萝蕤出生
- 9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 10美国新闻记者、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出生
- 11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
- 12德国反纳粹英雄苏菲·绍尔出生
- 13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结束
- 14中共中央作出《目前的政治形势及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
- 15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尔伯特·麦可逊逝世
- 16中共痛斥停战协定
- 17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
- 18八路军于五台山地区重创军
- 19中国高级将领在中条山之战中接连阵亡
- 20捷克斯洛伐克获得解放
- 21陈云作《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讲话
- 22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开始
- 23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茂名工矿区”更名为茂名市
- 24中国内地男演员潘粤明出生
- 25意大利前总理阿尔多·莫罗被意大利恐怖组织杀害
- 26中国台湾影视男演员陈楚河出生
- 27自行车运动员、全运会冠军李富玉出生
- 28艾滋病开始在全球蔓延
- 29崔健首演《一无所有》
- 30革命家、政治家陆定一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