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逝世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我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7月16日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4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30年随其父母迁居上海。1947年赴美国留学,于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深造并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0年至1955年期间,先后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和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56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68年后,任国防科委五院502所副所长、七机部五院副院长兼502所所长,航天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 60年代参与制订中国工业自动化仪表、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等发展规划和中国人造卫星发展十年规划。1984年被评为航天部劳动模范。1986年3月,他与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一起提出了对我国高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建议,在邓小平的亲自批示和积极支持下,国务院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高技术发展的“863计划”,为我国高技术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80年代,是《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的倡导者之一,为我国高技 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0年,王大珩、杨嘉墀等院士联名提出发展我国汽车电子信息产业,抢占未来世界汽车计算平台制高点的建议。杨嘉墀从1961年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起,历任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三届、第四届副理事长,第五届、第六届(1993—1997)理事长。
杨嘉墀长期致力于我国科学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参与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是中国科学院早期开展航天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领导和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研制。是空间技术分系统的设计师,在我国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论证和技术设计中,提出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领导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及数据分析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指导研制为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等重大科研项目。
杨嘉墀参与组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该学会于1979年3月成立。他连续当选为该学会第一至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为了沟通国际科技交流的渠道,1980年他率代表团去美国,与美国仪表学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后又与日本测量与控制学会及英国的测量与控制学会等一起在1983年、1985年、1987年、1991年和1992年相继在中国召开了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展览会。在这些会议中杨嘉墀担任学术委员会的领导工作,为推动我国仪器仪表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杨嘉墀1984年获航天部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0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陈嘉庚信息科学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同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3年10月22日,杨嘉墀会见中国航天员。杨嘉墀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6月11日12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杨嘉墀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06年6月17日上午9点30分在北京八宝山第一告别厅举行。
求学时期
1919年7月,杨嘉墀出生在江南五大桑蚕镇之一的江苏吴江县震泽镇。杨氏家族是当地著名的丝业世家,杨嘉墀的祖父杨晓帆思想开放,对子女、孙儿,不要求读四书五经、上私塾,而是让他们学英语、进学堂。和一般老派家长不同,杨嘉墀的祖父不给子孙后代留下土地资财,而是要给他们留下知识和文化。当时缫丝业还很原始,完全是手工操作.杨嘉墀幼年就是在这样一个生产和经营环境中成长的。1930年左右我国丝业日趋衰落。杨嘉墀的小学时代就是在祖父兴办的“丝业公学”里度过的。
1937年杨嘉墀考进交通大学,这一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昔日繁华的大上海变成了沦陷的“孤岛”。杨嘉墀的四年大学生活,竟然是在外国租界里度过的,这段惨痛的经历更加坚定了他科技救国的志向。1941年,杨嘉墀大学毕业后来到西南联大担任助教,后来被推荐到中央电工器材厂研制载波电话,在那里,他花了两年多时间,做出了中国第一套单路载波电话样机。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中央电工器材厂推荐他参加留美实习生考试,他一考即中,于1947年进入美国哈佛文理学院学习。
1949年,杨嘉墀以《傅里叶变换器及其应用》的博士论文,通过答辩,被授予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宣告成立,归心似箭的杨嘉墀申请回国,却受到了美方的无理阻挠。无奈之下,杨嘉墀应聘到宾西法尼亚大学生物物理系工作。在美期间,杨嘉墀成功研制了一台自动记录光谱仪,被专家定为“杨氏仪器”,从而结束了光谱仪手动的历史。并获得了美国专利。1950年至1956年他先后被聘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副研究员和洛克菲勒研究所(现为洛克菲勒大学)的高级工程师。在这四年中他参与研制了高速模拟电子计算机,主持研制了快速记录吸收光谱仪和高阻自稳零直流放大器,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医学研究相结合,创造了医学电子学这门学科。1955年,美国过程仪器公司与杨嘉墀签订了生产合同,每生产一台仪器,给杨嘉墀100美元发明金。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俄国诗人莱蒙托夫诞辰
- 2德国哲学家尼采诞辰
- 3同治迎娶孝哲毅皇后
- 4以色列“死脑筋”总理沙米尔诞辰
- 5荷兰双重间谍玛塔·哈里被法军枪毙
- 6美国汽车大王艾科卡诞辰
- 7广州商团叛乱被扑灭
- 8抗日小英雄董存瑞出生
- 9我国著名诗人席慕蓉出生
- 10中国军队歼灭缅甸八莫、卡的克日军
- 11法国民族叛徒赖伐尔被处决
- 12纳粹德国空军部长戈林自杀
- 13解放军攻克锦州
- 14中央制定“右派”分子的划分标准
- 15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 16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 17周恩来参加苏共22大,阐明共产党立场
- 18古巴导弹危机
- 19哈罗德·威尔逊任英国首相
- 20旅美作家江南被刺
- 21首个“国际盲人节”
- 22国际盲人节
- 23美籍华人李远哲获诺贝尔化学奖
- 24曼德拉、德克勒克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 25海地流亡总统阿里斯蒂德重新执政
- 26首个“世界农村妇女日”
- 27世界农村妇女日确立
- 28华裔学者朱棣文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29卡西尼-惠更斯号土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 30天安门广场万人表演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