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改“承天门”为“天安门”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民国初年的天安门
人们一般认为蒯祥设计建造了闻名中外的天安门。其实蒯祥设计建造的不是天安门,而是天安门的前身“承天门”。
公元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准备迁都北京,派蒯祥等著名匠师分工负责皇宫建筑群的设计和施工。蒯祥就精心设计了皇城正门,1420年竣工,当时叫“承天门”,为黄瓦飞檐3层楼式的5座木牌坊,是沿用唐代皇城正门的旧称,表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承天门被火烧毁,宪宗成化元年(1465)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新修建。这回不再是牌坊,而是9开间门楼了,到了明末又毁于兵火。清顺治八年,即1651年,世祖福临重新修建这座城楼,改建以后,10月31日,将承天门改称天安门,大体成了今天这个样式。明、清两朝,这儿是禁地,它只是帝王皇宫的大门,红墙围绕,庭院阴森。当时天安门面对着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后又改称为中华门,解放后拆了),中间是御道,两旁是千步廊。从建承天门起,到1911年清王朝覆灭为止,除了皇亲贵族来往出入,老百姓不准过往。大明门除隆重的典礼外,常年不开。封建帝王出入天安门有特定的日子,冬至到天坛祭天,夏至到北郊祀地,孟春祈谷,仲春耕田。皇帝出征,要在天安门前祭路。
天安门城楼的正脊和垂脊有些“压胜”装饰。这种古代方士的巫术,却为城楼增添了神奇色彩。这种装饰叫做吻兽,在天安门屋顶共有10个,传说这是“九脊封十龙”,表示每天有10条龙来守护宫殿。在正脊两端有龙头形正吻,吻背上插着扇形的剑把,据说是为了防止它逃走,垂脊上有个仙人和九个走兽:龙、凤、狮子、麒麟、天马、海马、鱼、獬等。古代文人说这些吻兽是“跃苍龙于瓦甍”,颇有趣味。传说,南海有鱼虬,尾似鸱,可激浪成雨,在屋顶上安了这种鸱尾吻兽,就能避免火灾。
天安门是一座朱色宫墙中间耸峙着的一座雄伟的城楼。用白玉石砌成的须弥座,上有10多米高的大砖台,砖台上有重檐的大殿,八角檐角分上下两层,总高33.7米。城楼东西宽9间,南北进深五间,“九五”这数目是暗示帝王尊严的,共有向南的菱花窗门36扇,构图单纯整齐,花纹婀娜多姿。窗门下部是木雕裙板。大殿周围有矮墙,墙内有白玉栏杆环绕城楼。在睛朗的天宇下,城楼上的黄色琉璃瓦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显得非常端庄。
天安门在1952年8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充设备和修葺城楼,重新油漆一遍,它的面貌焕然一新,安装了电梯和暖气等现代化设备。这是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以后,260多年来的一次彻底修缮。此后,天安门城楼在每年“5·1”和“10·1”两个重要节日之前,差不多都要粉刷、装修,使它永保容光焕发,和人民在一起共度欢乐的节日。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出生
- 2罗马帝国皇帝图密善逝世
- 3诺曼底人威廉一世成功攻进英国,成为英国国王
- 4日本战国时代军事首领丰臣秀吉逝世
- 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诞辰
- 6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逝世
- 7李鸿章于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架设天津上海间电线
- 8清末爱国将领冯子材逝世
- 9好莱坞影星葛丽泰·嘉宝出生
- 10中国足球员李惠堂诞生
- 11香港丙午风灾发生
- 12沙俄总理斯托雷平遇刺身亡
- 13护法战争爆发
- 14中国国民党发表《北伐宣言》
- 15东北军入关,中原大战立分胜负
- 16“九一八”事变爆发
- 17九·一八事变爆发
- 18阎锡山发起“牺牲救国同盟会”
- 19中日第二次长沙会战
- 20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
- 21印度尼西亚的“茉莉芬事件”
- 22宋庆龄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
- 23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战术反击战
- 24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空难丧
- 25池谷薰和关勉发现池谷-关彗星
- 26英格兰足球员索尔·坎贝尔出生
- 27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者裴文中在北京逝世
- 28贝鲁特西区萨布拉难民营的平民遭屠杀
- 29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开幕
- 30香港轻铁第1期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