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签订《停战条件》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1885年4月4日,中法签订《停战条件》。中法战争中,中国军队的镇南关-谅山大捷,使中国在军事上、外交上都处于有利地位。但李鸿章等人却把它当作乞和的资本。他主张“乘胜即收”,建议清政府立即与法国缔结和约。这种态度,正符合当时处境困难的法国政府的意愿。英、美、俄等国都害怕战争继续下去会影响它们在中国的利益,特别是中国抗法斗争的胜利会鼓舞人民的反帝斗志,危及半殖民地统治秩序。所以纷纷打着“调解”幌子压迫清政府尽快向法妥协。还在1885年2月,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在清政府的同意下,派税务司英国人金登干代表清政府赴巴黎与茹费理秘商和款。本日,金登干以清政府名义,在巴黎与法国代表毕尔签订了《停战条件》,其内容为:承认1884年5月11日的《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有效;双方立即停止敌对活动,法军撤除对台湾的封锁,中国从越南撤兵;各派大臣在天津或北京商定条约细目等。于是慈禧太后于7日诏令停战,中法战争结束。此令传到前线,清军爱国将士们“拔剑斫地,恨恨连声”。冯子材给两广总督张之洞一个电报,请他上折要求“诛议和之人”。全国纷纷通电反对和谴责清政府与法国侵略者议和。人们把清政府给冯子材的退兵命令,比作南宋秦桧命令岳飞从朱仙镇退兵的金牌诏,悲愤赋诗:“十二金牌事,于今复见之。黄龙将痛饮,花目忽生期。战骨垒垒在,秋风飒飒吹。莫论交趾役,故垒有余悲。”表现了人民对卖国贼的无比愤慨。
这是当年日本印制的明信片。图中六人分别是晚清重要官员袁世凯(右一)、奕劻(右上二)、岑春煊(右下二)、载振(右上三)、那桐(右下三)、张之洞(左一)。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尤提齐乌斯去世
- 2楚德湖战役爆发
- 3英国政治家、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出生
- 4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维维亚尼出生
- 5瑞士著名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出生
- 6荷兰探险家雅各布·罗格文发现复活节岛
- 7法国大革命领导人之一丹东被处决
- 8《香港宪章》签署,正式宣布香港为英国的殖民地
- 9南开创办人张伯苓诞辰
- 10音乐大师卡拉扬诞辰
- 11美国影星格利高利·派克出生
- 12美国泳将约翰尼·韦斯摩勒一天创三项世界纪录
- 13邓恩铭在济南被杀
- 14蒙古族传奇英雄嘎达梅林逝世
- 15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
- 16美国第一位黑人国务卿科林·卢瑟·鲍威尔生于纽约
- 17张国焘逃离延安,中共将其开除党籍
- 18抗日将领宋哲元病逝
- 19苏联通告废止苏日中立条约
- 20丘吉尔退休,艾登任英国首相
- 21日本著名漫画家、《阿拉蕾》和《龙珠》作者鸟山明
- 22容国团在世乒赛夺得男子单打冠军
- 23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举行
- 24美国二战将领麦克阿瑟病逝
- 25蒋介石病逝
- 26反对四人帮的“四五”运动爆发
- 27法国驱逐47名苏联外交人员
- 28中国建立武装警察部队
- 29美国摇滚歌手科特·柯本在家中开枪自杀
- 30美国诗人阿伦·金斯堡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