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成书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永乐大典》开始编纂是在明永乐元年(1403年)。那时,明成祖朱棣刚刚从他侄子建文帝手里夺来政权,为了表示讲修文治以笼络人心,遂命解缙等人编辑这部书。1404年编完,命名为《文献大成》。不久明成祖朱棣认为该书内容不够详备,不符修此书的原意,故而又增派太子少师姚广孝等参与,重新编修。这次参加编校、抄写的达2100多人,历时5年,于永乐六年即1408年12月14日完工,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总计近22900卷以上,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亿7千万字,赐名《永乐大典》。
该书为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宏大的类书。采录曲集七、八千种,经、史、子、集、释、道、戏曲、平话、医卜、工技、农艺等各类著作无所不录,搜罗甚广,资料颇丰。
该书的体例是以明初官修的《洪武正韵》的韵部,依韵次编排辑录的资料。即:以单字为目,以韵系字,每单字下详注音、义,并录该字篆、隶、楷、草各种字体,然后分类辑入与该字有关即以该字起名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诗人词曲典故等各项内容。如《四库全书总目》所云:“或以一字一句分韵。或析取一篇,以篇名分韵。”“或”全录一书,以书名分韵。“大体符合凡例所说的”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但《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它时以字句、时以篇名、时以书名分韵,“割裂庞杂、漫无条理”、“参差无绪”。
但是,该书采录古籍资料,书名、作者,都以红字写出,颇为醒目;成段成篇乃至全书引录文献,一字不易。尤其是元代以前的佚文秘典,世所不传的,全赖其全篇全书收入,甚为完整,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古代文献资料,且出处明晰。清代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时,从中辑出的佚书甚多,已收入《四库全书》的就有:经部66种,史部41种,子部103种,集部175种,总计385种,4926卷。列入“存目”的还有100多部书。后来,还有人不断地从《永乐大典》这一古籍的“宝库”中辑录佚书佚文。足见《永乐大典》在保存古代文献资料方面的重大价值与贡献。
《永乐大典》只有抄本而无刻本。原本只抄一部,明世宗嘉靖年间又抄录正副两本,原本移回南京,正本存放于文渊阁,副本存放于皇史宬。明朝末年,原本、副本俱毁,仅存正本一部抄本。乾隆年间,已残缺不全,后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次入侵北京,两次对此书抢劫、焚毁,光绪年间仅剩64册。后经多方搜求、各方捐赠、归还,再加上复制本,共得730余卷,1959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所印仅为原书的3%强。之后,中华书局又陆续收到60多卷,相继影印出版。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俄国诗人莱蒙托夫诞辰
- 2德国哲学家尼采诞辰
- 3同治迎娶孝哲毅皇后
- 4以色列“死脑筋”总理沙米尔诞辰
- 5荷兰双重间谍玛塔·哈里被法军枪毙
- 6美国汽车大王艾科卡诞辰
- 7广州商团叛乱被扑灭
- 8抗日小英雄董存瑞出生
- 9我国著名诗人席慕蓉出生
- 10中国军队歼灭缅甸八莫、卡的克日军
- 11法国民族叛徒赖伐尔被处决
- 12纳粹德国空军部长戈林自杀
- 13解放军攻克锦州
- 14中央制定“右派”分子的划分标准
- 15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 16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 17周恩来参加苏共22大,阐明共产党立场
- 18古巴导弹危机
- 19哈罗德·威尔逊任英国首相
- 20旅美作家江南被刺
- 21首个“国际盲人节”
- 22国际盲人节
- 23美籍华人李远哲获诺贝尔化学奖
- 24曼德拉、德克勒克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 25海地流亡总统阿里斯蒂德重新执政
- 26首个“世界农村妇女日”
- 27世界农村妇女日确立
- 28华裔学者朱棣文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29卡西尼-惠更斯号土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 30天安门广场万人表演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