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琪罗完成大卫巨像雕刻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米开朗琪罗雕像
1504年1月25日,意大利古代伟大艺术家米开朗琪罗完成大卫巨像雕刻,《大卫》净高4.1米,以完全的裸体表现传说中犹太少年英雄大卫战胜敌人哥利亚的故事。大卫体态壮伟,有坚如钢铁之意,寓意力抗强权、捍卫祖国的佛罗伦萨人民,具有显明的政治意义。此作原计划置于大教堂作为装饰雕塑,但因塑造极为成功,政府决定将其安放在市政厅大门前,作为城市的象征;后为保护原作,已移至佛罗伦萨美术博物馆。
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雕刻家,画家,建筑师。1475年3月6日生于阿雷佐附近的卡普雷塞,1564年2月18日卒于罗马。早年在佛罗伦萨画家D.吉兰达约的作坊当学徒,后因爱好雕刻转入以保存古雕刻遗物最多的美第奇庭园工作。早期作品是17岁时创作的浮雕《阶梯旁的圣母》和《山陀儿之战》,粗朴壮实,沉静庄重,深得古典风格的真髓,表明他一开始就追求强烈运动中的人体表现。
1494~1499年米开朗琪罗游学威尼斯、罗马所作《酒神像》、《哀悼基督》更显露其卓越才华,以致整个罗马艺坛都难以相信这些杰作是出自他的手。
1501~1505年主要在佛罗伦萨,雕像《大卫》和市政厅壁画《卡西纳之战》、《神圣家族》都是不朽之作。
1505年米开朗琪罗应邀赴罗马,为教皇尤里乌斯二世设计和制作陵墓雕刻,因计划几经变迁,虽为此断断续续工作约40年而未能完成,这是他终身的一大遗憾。
1508年米开朗琪罗接受教皇和政府任务,为西斯廷礼拜堂顶壁绘制壁画。为了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经过多次斗争,使教皇保证不再干扰他的工作,在取得充分创作自由之后,他以无比的激情投入创作。整个壁画以宏伟的建筑结构作边框,把整个长方形大厅的屋顶划成中央和周围两大部分,并以中央为主,全部绘以宗教故事和人物形象。中央是取材于《圣经》中从开天辟地到洪水方舟故事的9幅画,周围是12男女先知、摩西、大卫等,全部绘画面积500多平方米,塑造了多数比真人还大的343个人物形象。在长达4年的绘制过程中,他拒绝助手协作,一切亲自动手。艰苦的创作获得了高度评价。壁画揭幕之后,举世公认为空前之作。艺术界更认为他所塑造的气魄宏伟、体态健壮、具有强力意志与力量的众多人物形象,是文艺复兴盛期美术最完美的创造.他的建筑设计,大胆运用古典柱式,开创了一代新风,并且善于突出柱式结构的立体感,对日后的巴洛克建筑有很大影响。
米开朗琪罗晚年除负责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工程外,还参与了法尔内塞宫、皮亚城门和卡皮托广场的建筑设计。其中代表作是为圣彼得大教堂大厅设计的大圆顶。这个大圆顶底座以古典风格装饰,檐部屏板雕以花环,给人以坚实富丽之感;圆顶本身外形曲线富有生气,是他在建筑设计方面体现固有的雄伟有力的艺术风格的典范之作,为以后欧美各国的大教堂和政府大厦的屋顶建筑树立了样板。其他重要作品还有晚年创作的祭坛画《最后审判》和为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陵墓所作雕刻;这座陵墓虽未完成,但许多雕刻却是他最成熟的作品,如《摩西》、《垂死的奴隶》以及其后为美第奇家族墓室雕刻的《昼》与《夜》和《旦》与《夕》等。
米开朗琪罗的巨像雕刻作品《大卫》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出生
- 2罗马帝国皇帝图密善逝世
- 3诺曼底人威廉一世成功攻进英国,成为英国国王
- 4日本战国时代军事首领丰臣秀吉逝世
- 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诞辰
- 6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逝世
- 7李鸿章于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架设天津上海间电线
- 8清末爱国将领冯子材逝世
- 9好莱坞影星葛丽泰·嘉宝出生
- 10中国足球员李惠堂诞生
- 11香港丙午风灾发生
- 12沙俄总理斯托雷平遇刺身亡
- 13护法战争爆发
- 14中国国民党发表《北伐宣言》
- 15东北军入关,中原大战立分胜负
- 16“九一八”事变爆发
- 17九·一八事变爆发
- 18阎锡山发起“牺牲救国同盟会”
- 19中日第二次长沙会战
- 20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
- 21印度尼西亚的“茉莉芬事件”
- 22宋庆龄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
- 23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战术反击战
- 24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空难丧
- 25池谷薰和关勉发现池谷-关彗星
- 26英格兰足球员索尔·坎贝尔出生
- 27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者裴文中在北京逝世
- 28贝鲁特西区萨布拉难民营的平民遭屠杀
- 29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开幕
- 30香港轻铁第1期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