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毛泽东与蒋介石在宴会上频频举杯相互致意
1945年9月4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时局的特点既存在着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严重危险和局部内战的既成事实,又存在着实现和平的迫切需要和可能。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妄图独吞抗战胜利果实,维持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蒋介石妄图利用“和谈”,争取时间作好军事部署;同时,争取有利的舆论,混淆视听。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共同商讨国家大计”,中共中央决定和蒋介石在重庆进行谈判。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向全党通报了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决定。
8月28日,毛泽东在机场向新闻界发表了简短的谈话,指出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以期实现全国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毛泽东亲自到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诚意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护。毛泽东到重庆后,蒋介石作出了以礼相待的姿态,由于国民党本来没有和谈的诚意,没作谈判的任何准备,谈判的程序、议案均由共产党方面首先提出,才使谈判筹备工作得以基本完成。
9月4日开始,国共两党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整个谈判过程几经周折,充满着激烈的政治斗争。
斗争的焦点是军队和解放区问题。
在军队问题上,国民党处心积虑地要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深深认识到,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但为了争取和平,共产党在谈判中作了必要的让步。中国共产党提出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表示中共领导的军队可以大量消减。当时人民军队人数已超过1百万,共产党方面提出改编为48个师,而当时国民党的军队为263个师。但国民党方面断然否定中共的提议,苛刻地要求“中共军队之组编,以12个师为最高限度”,甚至要求共产党“交出军队”。其后共产党又进一步作出让步,同意国民党263个师,共产党43个师,比例接近1/7。国民党方面提出军队将编至140个师,中共方面提出可相应改编为20个师,双方军队比例仍为1/7。经过共产党多次让步与力争,国民党方面才表示“可以考虑”。
关于解放区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解放区民主政府的存在是革命发展的结果,它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谈判一开始,共产党方面就提出“承认解放区及一切收复区的民选政府”,但国民党方面则表示“承认解放区绝对行不通”,将解放区斥之为“封建割据”。争论最激烈的军队和解放区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10月上旬,谈判获得进展,毛泽东表示国共双方在一起商量团结合作、和平建国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强调“和为贵”,一定要用和平的方针来解决两党的争端。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和周恩来、王若飞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纪要》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了国共双方的见解。其中有的达成了协议,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见。国民党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要坚决避免内战。
毛泽东、蒋介石、赫尔利在重庆合影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马可·波罗与鲁思梯谦合著《马可·波罗行记》
- 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出生
- 3“荣光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出生
- 4魏忠贤下令禁毁东林书院
- 5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 6俄法博罗季诺决战,标志着拿破仑的军队覆灭开始
- 7上海小刀会起义
- 8《辛丑条约》签订
- 9英国画家威廉·霍尔曼·亨特逝世
- 10赵尔丰大肆屠杀成都市民
- 11中共在中南各地领导农民武装暴动
- 1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
- 13第五任比利时国王博杜安一世出生
- 14袋狼灭绝
- 15印度尼西亚前总统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出生
-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大轰炸开始
- 17前南斯拉夫足球运动员、教练员米卢蒂诺维奇诞生
- 18中国香港歌手、演员陈百强出生
- 19中国首枚残奥会金牌获得者平亚丽出生
- 20著名主持人吴小莉出生
- 21周总理生前最后一次接见外宾
- 22美国和巴拿马政府签署巴拿马运河新条约
- 23华国锋宣布不再担任中国国务院总理
- 24德斯蒙德·图图成为南非首位黑人大主教
- 25我国首次发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 26摄影家吴印咸在北京逝世
- 27前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客死摩洛哥
- 28谷歌公司成立
- 29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会议在纽约举行
- 30“中国人的骄傲——奥运会金牌大汇演”在港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