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哈尔滨
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民国十二年(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
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70余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发展国民经济,在“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
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1996年,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市。哈尔滨市辖七区十二县(市),行政区划面积5.3万平方公里。
2004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动力、平房、松北和呼兰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代管五常、双城、阿城、尚志等4个县级市。

哈尔滨老照片
2006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即:撤销动力区、香坊区,组建新的香坊区;撤销阿城市,设立阿城区;将阿城市永源镇、巨源镇划归道外区管辖。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五常、双城、尚志3个县级市。
2013年9月,哈尔滨成为国务院发改委《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4年5月,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即:撤销县级双城市,设立双城区。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刘禅“永不思蜀”
- 2英国国王爱德华四世出生
- 3朝鲜将军、民族英雄李舜臣诞生
- 4美国第五任总统门罗诞辰
- 5俄国名将、“独眼将军”库图佐夫逝世
- 6英超豪门切尔西俱乐部主场斯坦福桥球场正式启用
- 7荷兰天文学家简·亨德里克·奥尔特出生
- 8杭州蕙兰书院发生退学风潮
- 9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吉布斯逝世
- 10革命党与改良派大论战
- 11奥地利数学家库尔特·哥德尔出生
- 12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出生
- 13二战中拯救千余名犹太人的奥斯卡·辛德勒出生
- 14南北战争的邦联将领爱德华·波特·亚历山大逝世
- 15中国作家杨朔出生
- 16高尔察克白卫军进攻失败
- 17阿塞拜疆加入苏联
- 18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
- 19李大钊就义
- 20井冈山会师
- 2116岁的法鲁克继承埃及王位
- 22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出生
- 23墨索里尼被处决
- 24哈尔滨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 25香港演员、“武术四小龙”之一的梁小龙出生
- 26《旧金山和约》正式生效、日本承认朝鲜独立
- 27“中华民国与日本国间和平条约”签订
- 28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
- 29台湾地区第一家电视台创立
- 30作曲人、制作人演员包小柏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