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马嵬之变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驿站特别知名。那就是马嵬驿,它出名不是因为驿站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因为它和一场著名的悲剧联系在了一起。公元756年,唐玄宗在逃难的过程中在这里杀死了杨贵妃,史称马嵬之变。马嵬之变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事件。就在这场政变中,一代佳人杨贵妃死于非命。一个女人的牺牲换来了一场政变的终结,这让人们对杨贵妃抱有很大的同情。那么,马嵬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马嵬事变中,为什么杨贵妃会成为牺牲品?
天宝十五载(756年7月15日)六月十四日,潼关失守,长安彻底地暴露在叛军面前,无奈的唐玄宗只好选择出逃来躲避灾难。在玄宗逃亡途经马嵬时,发生了兵变。这就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马嵬之变。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盛世天子唐玄宗的逃难之路是否顺利呢?他还能保持皇帝的威严吗?
身体的困顿和精神的绝望,让禁军的愤怒情绪累积到了极点。人在不知所措时,往往不是想如何摆脱困境,而是要找出原因,是谁制造了这一困境。在陈玄礼的点拨下,禁军一下子把矛头指向了杨国忠,那么杨国忠会面临怎样的下场呢?
今天只要一提起马嵬之变,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杀杨贵妃。那么,马嵬之变开始的时候,真的是以杀杨贵妃为主要目标的吗?如果不是,那么,为什么在人们的历史记忆之中,杨贵妃会逐渐变成事变的主角呢?
玄宗退位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唐玄宗丢掉了祖宗基业,仓皇逃出都城长安。到了马嵬驿,不成想部下又发动了马嵬之变,让他失去了心爱的女人杨贵妃。牺牲了杨贵妃,虽然换得了暂时的平安,但是,玄宗逃亡的道路依然危机四伏。在之后的出逃岁月里,唐玄宗最终把皇位也丢了,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玄宗面对国破家亡的局势引咎辞职,还是另有隐情呢?
唐玄宗父子分途是唐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最终决定了唐朝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根据史书记载,这次决定唐朝未来的大事件,却缘于一个看起来非常偶然的机缘——父老的挽留。那么父子分途的原因真的如此简单吗?蒙曼副教授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那么唐玄宗父子分途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玄机呢?
不管是基于父老的挽留,还是太子李亨自己策划的父子分途,太子李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了挽救大唐王朝的重任。而此时的唐玄宗已是七十老翁,既无精力也无勇气驰骋疆场,再加上爱妃死于非命,万念俱灰的唐玄宗别无选择地继续向川蜀进发,那么这条路他走得顺利吗?
从唐玄宗所下达的制书可以看出,唐玄宗终于摆脱了两京失守和痛失爱妃的阴影,恢复了元气。他打算认认真真地履行起皇帝的职责,遥控儿子们平定安史之乱,恢复大唐王朝的尊严。可是历史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就在唐玄宗普安下制之前的三天,太子李亨已经在灵武登基称帝了。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俗话说,一报还一报,当年玄宗顺天应人地将父亲“捧”为太上皇,如今他也在江河日下的情况下被儿子“尊”为太上皇,两次“太上皇”,前后囊括了唐玄宗的君主生涯,那么当听到自己被儿子尊为太上皇的时候,唐玄宗究竟是怎样的反应呢?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杨贵妃被迫自缢
- 2唐朝马嵬之变
- 3唐朝唐肃宗李亨逝世
- 4唐朝乱世天子唐肃宗李亨逝世
- 5日本第52代天皇嵯峨天皇逝世
- 6十字军第一次东征攻克耶路撒冷
- 7格林瓦尔德会战爆发
- 8荷兰画家伦勃朗出生
- 9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车尔尼逝世
- 10第一国际解散
- 11俄国作家契诃夫逝世
- 12清末志士秋瑾英勇就义
- 13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开始
- 14德国有机化学家费歇尔逝世
- 15日本共产党正式成立
- 16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
- 17奥地利发生全国暴乱
- 18汪精卫集团叛变 宁汉合流
- 19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出生
- 20美国数学家史蒂芬·斯梅尔出生
- 21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遣队组成
- 22休斯创环球飞行新纪录
- 23毛泽东指示康生停止审干酷刑拷打
- 24闻一多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中遇刺身亡
- 25美国陆军特级上将、“铁锤将军”潘兴逝世
- 26《工人日报》创刊
- 27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成立
- 28加丹加省从刚果分裂,内战爆发
- 29日本初代奥特曼首播
- 30电影艺术家蔡楚生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