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范孙、张伯苓创办天津市南开中学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截至2012年9月,全校共有学生2576人。其中高中部40个教学班,1869人;初中部17个教学班,637人;国际部6个教学班,外籍学生70人。2017年11月,天津市南开中学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历史沿革编辑
办学之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严修创办的“严氏家塾”,这是天津市南开中学最早前身。1904年10月17日,津市南开中学由著名爱国教育家严范孙(亦名严修)和张伯苓创办,成为南开系列学校(现有一所大学、三所中学)的发源地。1907年,迁到新校址,改称私立南开中学堂。1912年,改名为私立南开学校。
战争时期1937年,华北事变时校舍遭日军轰炸,大部分校舍被毁,此后学校停课。1938年,部分师生内迁重庆,与同为南开系列学校的重庆南渝中学组建重庆南开中学,在天津的师生被位于天津英租界中的耀华学校收编为耀华学校“特班”。耀华学校改为上下午两班制,原南开师生下午在耀华学校校舍上课。一年后,特班改称“耀华学校华部”,耀华学校正班改为“耀部”。1945年,南开中学在天津复校。
解放之后1949年,天津市人民委员会于1952年将私立南开中学收归公立,称天津市第十五中学。1960年改称天津市南开中学。197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国重点中学,后为天津市教委直属中学、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天津南开中学与名企业合作举办了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2010年9月3日,南开中学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设立南开中学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天津市前副市长孙海麟担任理事长、校党委书记。2014年初,天津南开中学于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兴建分校。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截至2014年,学校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教学设施、体育设施、住宿生活设施、后勤设施先进齐备,建有高水平的教学校园网;学校的主体建筑有8层的综合办公楼,其南侧为第一教学楼、电教信息楼、大会堂、科普馆,北侧为第二教学楼、实验楼、报告厅和多功能体育馆,校园东部有多功能综合体育运动场,其北端第三教学楼和南端的学生公寓、师生餐厅遥遥相对。千兆校园网、遍及全校的800多个计算机终端。
办学规模
截止2014年,学校设有初中部、高中部和国际部。高中部每年招收部分外省学生,同时招收香港、澳门、台湾学生进行学历教育;国际部除对外国学生进行中学学历教育外,同时为短期来华来津的外国学生进行汉语与中国文化的短期教育。截至2012年9月,全校共有学生2576人。其中高中部40个教学班,1869人;初中部17个教学班,637人;国际部6个教学班,外籍学生70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12年9月,全校教职员工289人。任课教师140人,其中特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60人。现岗教师均接受过大学以上的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同时还有一批从大学及有关单位聘请的客座教授队伍及外籍教师队伍。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逝世
- 2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 3波兰作曲家肖邦逝世
- 4清政府制定黄龙旗为国旗
- 5严范孙、张伯苓创办天津市南开中学
- 6南开大学创办
- 7爱因斯坦逃离纳粹德国
- 8东条英机继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 9胡安·庇隆取得阿根廷的统治地位
- 10电影《三毛流浪记》拍摄
- 11长春和平解放
- 12厦门胜利解放
- 13《三毛流浪记》上映
- 14我国第一个大海港——塘沽新港正式开港
- 15歌手齐豫在台湾出生
- 16香港中文大学成立
- 17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逝世
- 18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
- 19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 20美国旧金山发生大地震
- 21首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 22国际消除贫困日确立
- 23叶利钦总统签署命令 列别德被解职
- 24智利总统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被拘留 英智关系起风波
- 25“神舟六号”着陆
- 26中国作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巴金去世
- 27现代文学家巴金先生逝世
- 28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着陆
- 29香港拥有62年历史的泰林无线电行清盘结业
- 30我国将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