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分类:札记随笔作者:安之若素 发布时间:2016-08-06 08:58:08阅读:12万+ 属地:未知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清朝朱柏庐《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意思是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到这些都是来之不易需要好好珍惜的。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到“勤俭持家久,诗书济世长”,无一不证明了勤俭节约对国家的富强、家庭的富裕起着决定作用。战国时期,秦穆公问属下才士由余曰:“古之明王得国失国何以故?”由余答曰:“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一条毛巾被也打了54个补丁。。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一个懂得勤俭节约的人,一定会为居安思危;勤俭节约是一种责任。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分钱、一张纸,都必须珍惜。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在生活中,珍惜食物,节约用水用电,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在思想上,杜绝攀比心理,不铺张浪费;在学习上,刻苦努力,奋发向上;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创造价值。
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勤俭一生,硕果累累。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居备勤俭,躬兼贫病。” 宋苏轼《乳母任氏墓志铭》:“﹝任氏﹞工巧勤俭,至老不衰。”
声明:本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声明:本站仅提供内容存储、展示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虚假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