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有书房!

划粥断齑的解释

分类:知识大全作者:骚客 发布时间:2017-03-26 08:58:08阅读:7万+

引言: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拼音:

huà zhōu duàn jī


出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分开捣碎的腌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形容贫苦力学。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


解释:

断:断开;

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齑”有时也写做“虀”,音“jī”,原意是细碎的菜末。最早出现在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书中。

画:同“划”,划分,计划。


过程:

煮米成粥(煮二升粟米,小火烧成粥)——凝粥成块(过了一个晚上,粥就凝成大块)——定量饮食(早晚取二块,伴以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成碎末,以及少量的盐)。


故事:

划粥断齑,指的是范仲淹在邹平青阳醴泉寺读书期间,因继父的家境比较窘迫,每次离家去寺院时,范仲淹便带很少的粮米。母亲絮叨规劝,范仲淹总是说足够了。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总是因为读书错过饮食。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给别人添了麻烦,范仲淹很是过意不去。于是为了读书方便,也为不麻烦别人,他自己便备了小锅小灶,自己做饭。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寺院周围自然生长着很多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菜切成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这就是“断齑”,齑ji,也就是切成碎末的野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声明:本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声明:本站仅提供内容存储、展示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虚假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联系本站删除!

发表评论

评论

  • 砚冰坚

    划粥断齑的故事激励了千千万万的后辈学子

联系
我们

平台负责人邮箱
282271588@qq.com

关注
公众号

关注官方公众号

下载
安卓版

下载安卓版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