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毛里求斯建立外交关系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毛里求斯国旗
毛里求斯位于非洲东部的印度洋上,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10多万。毛里求斯历史上以生产蔗糖为主,自70年代末期开始调整经济结构。90年代以来,毛里求斯政府致力于经济多样化的发展,毛里求斯政府在巩固和加强糖业、出口加工业和旅游业这三大经济支柱的同时,先后建立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经济特区、创办证券交易所、开设离岸银行、兴建自由港等,大力鼓励外商投资,力求成为西南印度洋地区的金融中心。随着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不少境外商人在此落户,使毛里求斯的出口加工业发展迅速,例如该国纺织产品款式新颖,价格适中,70%出口到欧洲市场。目前出口加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占出口收入的2/3。出口加工业的发展,不仅为毛里求斯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宝贵的外汇收入,而且解决了国内失业问题。由于加工业的发展的需要,目前在这个国家的外籍劳工有1.2万多人,其中中国劳务工人几乎占一半。1996年,毛里求斯的经济建设成果十分喜人:国民经济增长率为5.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400美元;外贸出口收入1.7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仅为6%,在非洲列第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根据国民发展指数标准将其列为“国民发展高水平国家”,在世界上排名第60位,居非洲之首。毛里求斯因而被称之为“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楷模”。1968年3月12日宣布独立,1992年3月改实行共和制。1974年4月15日与我国建交。
毛里求斯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的国家。为了保持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政府从本国实情出发,在文化教育方面推行多元政策,主张各种语言、各种文化、各种宗教并存,让每一个民族都能保持和发扬各自的文化传统。由于历史的原因,毛里求斯受英、法等西方国家影响较深,但政府注意弘扬东方文化与传统。毛里求斯政府还提倡国民至少要掌握一门东方语言,如今国民普遍会讲三到四种语言,这既为经济开放提供了诸多方便,也促进了各民族友好相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宗教方面则实行信仰自由、各教派平等的政策,从而避免了许多非洲国家因民族、宗教矛盾而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内部冲突的现象。
首都路易港市中心街景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古罗马帝国皇帝奥托逝世
- 2和熹皇后邓绥逝世
- 3郧国公张亮逝世
- 4拜占庭帝国皇帝迈克尔九世·帕里奥洛加斯出生
- 5西班牙和哥伦布签订一份准许他航海到亚洲采购香料的合约
- 6才华横溢、不畏权贵的清初才子金圣叹诞辰
- 7瑞典黑森王朝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出生
- 8电学奠基人富兰克林逝世
- 9美国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逝世
- 10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出生
- 11美国金融家摩根诞辰
- 12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人赫鲁晓夫诞辰
- 13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
- 14卓别林等建立自己的电影公司
- 15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黄飞鸿去世
- 16日本发表侵华宣言——天羽声明
- 17法国取消了托洛茨基的政治避难权
- 18在缅中国远征军被日军击溃
- 19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解散
- 20英国明星肖恩·宾出生
- 21香港教育家、银行家林子丰逝世
- 22美国好莱坞演员珍妮弗·加纳出生
- 23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开始用14架小型飞机递送第一批包裹
- 24英国歌手“辣妹”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出生
- 25英国与利比亚断交
- 26欧洲提出“尤里卡计划”
- 27中国戏剧教育家、杨尚昆的夫人李伯钊逝世
- 28美国对日本首次实行报复性经济制裁
- 29美国海军袭击伊朗
- 30宝钢二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