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之战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鄱阳湖之战(1363年8月30日─1363年10月4日)是中国元朝末年的一场重要战役,朱元璋在此役击败并杀死强敌陈友谅,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陈友谅袭杀倪文俊,自称宣慰使,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迎徐寿辉迁都江州(治今江西九江)。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建都江州,国号汉,年号大义。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东伐朱元璋,并在途中杀徐寿辉,自立为大汉皇帝。陈冲破朱元璋长江太平防线,兵临集庆(今南京)城下。陈朱双方在集庆城西北的龙湾展开恶战,不巧江水落潮,百艘巨舰搁浅,陈友谅大败,逃走江州(九江)。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再出兵围攻江西洪都(今南昌),水陆两军号称60万人,陈友谅还动用水陆两栖作战,水船使用高大但是迟缓的楼船,却围攻洪都不下(守将是朱元璋之侄朱文正),朱元璋在七月亲率20万人救洪都,出身原元军水师叛军的陈友谅于是撤围,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选择所擅长水战迎战朱元璋。
才九天明军舰队大军自南京出发便抵达南昌救援,明军舰队分成11队,大船队在中央,余小船队载步兵至南昌登陆支援南昌守军,七月二十日(8月29日)两军主力在鄱阳湖对峙,次日(8月30日)黎明开始大战,前三天明军船小兵少处劣势,汉军“楼船”居高放炮石攻低处明军船舰,朱元璋座舰也中弹攻毁几乎被汉军俘虏,幸赖锦衣卫数船奔赴救出朱元璋。
后来朱元璋采纳郭兴的建议,用火攻、投石机,第四天(9月2日)起烧毁陈军二十几艘楼船舰船,汉军伤亡惨重,至少两万五千名汉军战殁,陈友谅哥哥阵亡,陈友谅更悲痛不已,陈军愤而于阵前杀明军俘虏,导致明军自觉退无可退、非背水一战不可;之后陈军形势开始不利:鄱阳湖因为秋阳久晒导致水位降低,汉军楼船大重却吃水深慢甚至搁浅、不敢靠岸,反观明军船小速快可利攻击,也可以靠岸扎水寨作持久战;八月下旬,明军陆军克复南昌,部份明军舰队撤出至赣江、长江,仅留部份舰队与陈续战,等待明步军来援完成水陆包围。到了八月二十六日(10月4日),陈军企图突围退回武昌,在湖口受到明军岸上步兵万箭遮天连发阻截,陈友谅从船舱中探头出来,竟中流矢死,陈军于此再丧两万士卒,余五十万残部溃散逃败。
陈友谅之子陈理被残部拥立继位,后降朱元璋。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鄱阳湖之战
- 2清朝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林则徐诞辰
- 3科幻小说之母玛丽·雪莱出生
- 4库尔姆战役爆发
- 5檀香山(火奴鲁鲁)建成
- 6荷兰化学家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霍夫出生
- 7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出生
- 8法国作家亨利·巴比塞去世
- 9日本与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
- 10北伐军取得贺胜桥战役的胜利
- 11农民运动领导人彭湃被害
- 12中共党员杨殷被秘密杀害 年仅37岁
- 13“股神”沃伦·巴菲特出生
- 14日军在诺门罕战役中遭到惨败
- 15物理学家汤姆生在英格兰剑桥逝世
- 16北非阿拉姆哈勒法战役爆发
- 17中国初步统计在抗战中的伤亡人数
- 18富勒设计出离奇的新式圆屋顶
- 19北京市青年志愿者出发去黑龙江
- 20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开始运转
- 21太平天国领袖李秀成的宝剑重归祖国
- 22华盛顿与莫斯科间的热线开始通话
- 23华语流行男歌手光良出生
- 24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举行 修改宪法取消“四大”
- 25伊朗总统拉贾伊被炸身亡
- 26苏联发射核动力海洋监视卫星
- 27中国台湾男歌手、苏打绿乐团主唱吴青峰出生
- 28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 29史学家钱穆在台北逝世
- 30我国开始全面清理“三角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