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去世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梅贻琦
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为梅曾臣长子,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1889年12月29日生于天津。1904年南开中学第一期学生,与周恩来交往甚密。1908年梅贻琦入保定高等学堂,“庚子赔款”留学美国,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于1916年担任清华大学任教清华大学物理教授,先后任教务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1931年—1948年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抗日战争时,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梅暂时以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身份主持校务。1937年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翌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1945年日本投降后,回北平筹备复校,继续担任校长,直到1948年12月清华园解放前夕。1953年任中华民国教育部在美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1955年奉召返台,在台湾新竹将清华大学复校,并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1958年7月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兼清华大学校长。1959年兼任中华民国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副主席。 在他任校长的17年里,清华大学得到长足发展,全校设有文、理、工、法、农等5个学院26个系,在校师生2400多人。
梅贻琦晚年居住在美国和台湾,梅贻琦于1955年由美去台湾,用清华基金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后扩展为新竹清华大学)。1960年5月患病入台大医院疗养。1961年2月奉准辞教育部长,仍兼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1962年2月当选中研院院士。1962年5月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62年5月19日病逝于台北。其夫人韩咏华,应周总理之邀,1977年由美国回到北京定居。
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叶公超用“慢、稳、刚”三个字形容他。“身教重於言教”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身为世人推崇。梅校长对清华大学的成长贡献巨大,受到所有清华人的崇敬。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古罗斯政治家、军事家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逝世
- 2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顿斯科伊逝世
- 3英王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被斩首
- 4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被投入监狱
- 5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佐竹义重逝世
- 6德国哲学家约翰·费希特出生
- 7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逝世
- 8土耳其共和国奠基人凯末尔诞辰
- 9越南劳动党领导人胡志明诞辰
- 10英国政治家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逝世
- 11列强要求带兵入京保护使馆
- 12巴甫洛娃倾倒巴黎
- 13中国北方发生饥荒,一万多儿童饿死
- 14美国颁布移民法
- 15苏联少先队成立
- 16柬埔寨共产党领导人波尔布特出生
- 17阿拉伯的劳伦斯去世
- 18徐州会战失利
- 19中国空军远征日本国土
- 20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去世
- 21中国女演员丛珊出生
- 22影视男演员吴启华出生于香港
- 23台湾男歌手、演员陈志朋出生于台湾
- 24吉斯卡尔·德斯坦当选法国总统
- 25演员、国家武英级武术运动员张晋出生
- 26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时传祥含冤去世
- 27中国羽毛球队队员张宁出生
- 28NBA凯尔特人队大前锋凯文·加内特出生
- 29美法比在扎伊尔联合营救人质
- 30圣海伦斯火山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