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巴顿将军》上映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巴顿将军》剧照
电影《巴顿将军》根据L-法拉戈《巴顿-艰难与胜利》和O-布莱特雷《一个士兵的故事》改编,由美国“二十世纪福斯”公司1970年度摄制出品,编剧:弗朗西斯-科普拉爱德蒙-诺斯,导演:小弗兰克林-夏夫纳,主演:乔治-斯科特(饰巴顿)卡尔-马汀(饰布莱特雷)。1970年7月上映,荣获当年奥斯卡第四十三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剧本、最佳美术设计与陈设、最佳剪辑、最佳录音等奖项。
《巴顿将军》是一部传记故事片,叙述“美国历来的军事将领中最有个性的人物”--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的一段经历。……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军反击,陷入困境。为了扭转战场形势,重新改编了美军第二装甲兵团,任命巴顿中将为该兵团的司令,有才华的布莱特雷少将为他的助手。两人狠抓军纪与训练,对军官与士兵都很严格,将整个兵团整顿为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终于击败了隆美尔。
后来,盟军准备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巴顿提出强攻,却遭到英军司令蒙哥马利将军的反对。后者是个稳健派,主张行动要谨慎,但巴顿不理会他,率军一举攻克首府巴勒摩,全歼敌人。
这时发生了一件不得人心的事:巴顿在视察医院时殴打一名患弹震症的伤兵。结果他遭到公众谴责,又被人告了状,撤去军职,由布莱特雷接替了他。仕途失意的巴顿调往英国。在一次演讲会上讲了不少诋毁另一盟国苏联的话,这引起盟军最高司令部与艾森豪威尔的不满。巴顿又被调回美军第一军。
这时候,旧僚布莱特雷正在具体制定诺曼第登陆战的计划,他特地邀请巴顿参加。巴顿欣然前往,担任前线指挥官,为挽回自己的声誉,竭尽全力。之后巴顿参加了解放巴黎等战役,屡建战功。1945年年底,他在德国驻地附近的一次车祸中身亡。
本片的主要镜头都集中在巴顿身上,让其他角色甚至几场战役都成为烘托巴顿气势与性格的绿叶。例如:影片开始的第一场戏,导演安排一面星条旗占满整个银幕,然后让全副戎装、挂满勋章的巴顿一步一步踏上星条旗前方的讲台,面对镜头滔滔不绝的发表一篇“美国军人最伟大”的演说。表面上他是在对心兵演讲(心兵没出现在银幕上),实际上是对看电影的观众训话。这种泰山压顶式的大美国主义在乔治斯克特的精湛演出下,不但不惹人反感,反而使这段长达五分钟的训话成为影史经典,并在一开始就成功建立了角色性格与影片主题。
之后,巴顿巡视前线时突然改道古战场,并下车凭吊、吟诗明志,显现了一种卓然不凡的儒将之风,英雄神采摄人。但是编导对于巴顿的弱点也未加隐瞒,他性格冲动、口不择言、迷恋战争、不惜牺牲士兵生命换取战功,在影片中都具体体现了出来。然而瑕不掩瑜,导演最后用风车的背景比喻巴顿是未能完成理想的堂吉柯德,在结束影片时仍不忘向巴顿致上崇敬之情。
饰演巴顿将军的乔治斯克特不仅在银幕上演活了美国军事强人的典范,私底下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硬汉—他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并获选为影帝,但他却公开拒绝了这项荣誉。他说“生活不是竞争。正因为它不是竞争,所以我不认为自己是与同行们为奥斯卡或它的提名而竞争。这就是我为什么拒绝因扮演巴顿获得提名和奥斯卡奖。
《巴顿将军》剧照
《巴顿将军》剧照
《巴顿将军》剧照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古罗马统帅尤利乌斯·恺撒大帝诞生
- 2汉朝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
- 3赤壁之战
- 4尼德兰神学家、西欧人文主义者希德里·伊拉斯莫逝世
- 5波尼战役爆发
- 6美国的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逝世
- 7莱茵联邦成立
- 8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诞生
- 9科达照相机与底片的发明者乔治·伊士曼出生
- 10丹麦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彭托皮丹出生
- 11意大利画家莫迪利阿尼诞辰年
- 12清政府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 13地方实力派三请变法
- 14智利诗人聂鲁达诞辰
- 15德雷福斯冤案终于昭雪
- 16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
- 17中国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沈隽诞辰
- 18台湾余清风发起抗日暴动
- 19溥仪复辟帝制结束
- 20中共中央改组 陈独秀停职
- 21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向多伦发起全线进攻
- 22张寒晖谱写《松花江上》
- 23英国在阿尔及利亚歼灭法国舰队
- 24苏联红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转入全面反攻
- 25英军的第一种喷气战斗机“流星”服役
- 26画家乔治·布拉克获威尼斯奖
- 27六七暴动:香港政府宣布香港岛及九龙实施宵禁
- 28美国电影《巴顿将军》上映
- 29英国掀起裸体飞跑热潮
- 30基里巴斯共和国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