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发起“二次革命”的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李烈钧
“二次革命”发生在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以后。这是孙中山企图挽回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发动的一次革命斗争,目的是要推翻袁世凯,重新恢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权。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热衷于议会民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袁世凯为掩盖罪行真相,还装腔作势,要严惩凶手。但调查结果表明,谋杀的指使人就是袁世凯,真相大白,全国舆论哗然。这时,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他看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认识到“非去袁不可”,极力主张出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
但是,国民党领导人中,除了江西都督李烈钧等人支持孙中山外,黄兴等多数人不同意发动革命反袁,而主张用法律解决。孙中山和黄兴的意见分歧导致二次革命迟迟不能发动。袁世凯一方面阻挠宋案的司法审判,一方面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达成了2500万英镑的大贷款,以充实军费。有了帝国主义的支持,袁世凯的胆子更大了,先后罢免了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的都督职务,同时命令事先已集结在九江、南京附近的军队发起进攻。于是,李烈钧于1913年7月12日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发表讨袁通电,起兵讨袁,孙中山号召的“二次革命”的战幕正式拉开。7月15日,黄兴赶到南京响应。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和四川重庆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
但是,“二次革命”的领导者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仓促上阵的讨袁军,缺乏战略计划和统一指挥,缺乏战略协同,他们冷冷清清,孤军奋战,甚至连多数国民党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靠帝国主义的支持,以优势的武力,很快把讨袁军打败。
8月18日南昌落入敌手,9月1日,南京又被攻占,原来宣布独立的各省,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先后撤销独立。“二次革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失败了。领导这次革命的孙中山被迫又一次流亡日本,重新组织力量,准备发动新的革命。
广东代理都督陈炯明强行宣布独立
湖南都督谭延闿宣布与袁世凯脱离关系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古罗马统帅尤利乌斯·恺撒大帝诞生
- 2汉朝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
- 3赤壁之战
- 4尼德兰神学家、西欧人文主义者希德里·伊拉斯莫逝世
- 5波尼战役爆发
- 6美国的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逝世
- 7莱茵联邦成立
- 8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诞生
- 9科达照相机与底片的发明者乔治·伊士曼出生
- 10丹麦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彭托皮丹出生
- 11意大利画家莫迪利阿尼诞辰年
- 12清政府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 13地方实力派三请变法
- 14智利诗人聂鲁达诞辰
- 15德雷福斯冤案终于昭雪
- 16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
- 17中国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沈隽诞辰
- 18台湾余清风发起抗日暴动
- 19溥仪复辟帝制结束
- 20中共中央改组 陈独秀停职
- 21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向多伦发起全线进攻
- 22张寒晖谱写《松花江上》
- 23英国在阿尔及利亚歼灭法国舰队
- 24苏联红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转入全面反攻
- 25英军的第一种喷气战斗机“流星”服役
- 26画家乔治·布拉克获威尼斯奖
- 27六七暴动:香港政府宣布香港岛及九龙实施宵禁
- 28美国电影《巴顿将军》上映
- 29英国掀起裸体飞跑热潮
- 30基里巴斯共和国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