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麦事件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生麦事件(又称神奈川事件,过去又称李察信事件),是一件发生于1862年9月14日日本神奈川县生麦村的武士攻击外国人事件。该事件导致7艘英国军舰炮轰鹿儿岛,史称萨英战争。
1862年9月14日,四个英国人在生麦村(现横滨市鹤见区)的东海道上骑马走。他们中有一个往返横滨和上海的商人查理斯·理察逊(Charles Richardson)、他的店员克拉克(Clark)、以及一对住在香港的英国商人马歇尔(Marshall)夫妻。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向幕府传达朝廷攘夷旨意的萨摩藩藩主的监护人岛津久光和他的700人仪仗队。仪仗队站满了整条道路。按照惯例,平民如遇到大名的仪仗队,须下跪及退让,可是四个英国人无论如何也不肯,而这被认为是对大名的无礼行为。其间,马歇尔夫人的马突然受惊冲入仪仗队,岛津卫队的奈良原喜立刻拔出了刀,砍伤了查理斯,紧接上来的卫士杀死了他,重伤了其他两位。马歇尔夫人基本上无受伤。
查理斯死后被葬在横滨外国人公墓,而他坟墓的两旁日后则成了克拉克和马歇尔的坟墓。
生麦村的入口(1862年)
这次事件被普遍认为是外国人蔑视日本人所致,而此前的欧根事件则被岛津氏的支持者普遍认为是外国人行为的典范:欧根在一次遇到大名时,装模作样地下车和跪下。他的行为在日本的西方人社群引起争议,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有尊严和人人平等,至少和所有日本人一样。
虽然无证据显示查理斯在中国时曾在马上鞭打中国人,但有人曾在生麦事件前听他说过一番话:我知道该如何对待这些人。到底是否西方人潜意识地蔑视东方人导致今次的事件,这至今还是一个谜。
这件事件在日本的西方社群引起了一阵恐慌,很多商人均要求他们的国家对日本作出惩罚性的行为。而英国最终甚至和萨摩藩爆发了萨英战争。
一连英国军队到达了萨摩藩的首府鹿儿岛,要求萨摩藩对生麦事件作出赔偿,但被萨摩藩拒绝。于是,英国军队绑架了几名日本人,作为谈判的筹码,并和萨摩藩军队开火。由于损失惨重,该连英国军队为了报仇,便召唤7艘英国军舰炮轰鹿儿岛。该战争导致萨摩藩死5人、英国死11人(其中包括一枚炮弹击中皇家海军战舰尤里雅里斯号(HMS Euryalus)造成的伤亡),也导致鹿儿岛500多间房屋被烧毁、3艘蒸汽船被毁。该战争虽在英国参议院引起许多争议,但海军上将奥古斯都爵士的行为则得到表扬。
战后,萨摩藩开始仰慕西方先进的科技,并跟英国建立了贸易关系。而若干年后,萨摩藩终于对生麦事件作出赔偿,但这笔钱是向5年后灭亡、企图息事宁人的德川幕府借的,且从未归还。
点评:说明日本民族性的一个很好例子。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出生
- 2罗马帝国皇帝图密善逝世
- 3诺曼底人威廉一世成功攻进英国,成为英国国王
- 4日本战国时代军事首领丰臣秀吉逝世
- 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诞辰
- 6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逝世
- 7李鸿章于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架设天津上海间电线
- 8清末爱国将领冯子材逝世
- 9好莱坞影星葛丽泰·嘉宝出生
- 10中国足球员李惠堂诞生
- 11香港丙午风灾发生
- 12沙俄总理斯托雷平遇刺身亡
- 13护法战争爆发
- 14中国国民党发表《北伐宣言》
- 15东北军入关,中原大战立分胜负
- 16“九一八”事变爆发
- 17九·一八事变爆发
- 18阎锡山发起“牺牲救国同盟会”
- 19中日第二次长沙会战
- 20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
- 21印度尼西亚的“茉莉芬事件”
- 22宋庆龄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
- 23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战术反击战
- 24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空难丧
- 25池谷薰和关勉发现池谷-关彗星
- 26英格兰足球员索尔·坎贝尔出生
- 27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者裴文中在北京逝世
- 28贝鲁特西区萨布拉难民营的平民遭屠杀
- 29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开幕
- 30香港轻铁第1期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