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治家路德维希·艾哈德逝世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编辑:历史上的今天

路德维希·艾哈德
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Wilhelm Erhard,1897年2月4日出生于德国菲尔特,1977年5月5日逝世于德国波恩),德国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市场经济之父”。他从1949年到1963年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和劳动部长,从1963年到1966年任联邦总理。
1949年前艾哈德是一个自由党人士,但他认为在一个比较大的党中他的政见更有可能实现,因此他开始为基民盟出力。他以无党派人士出任部长职,直到1963年他才正式加入基民盟(实际上他是在1966年3月23日当任基民盟主席时才正式加入的,但在官方文献中他的加入日期被提早了三年)。从1966年到1967年他是该党的主席,从1967年开始担任荣誉主席。
从1949年到1977年逝世,他是德国联邦议会的议员,从1949年到1969年他始终以乌尔姆选区直接议员的身份被选,从1972年到1976年他作为巴登-符腾堡基民盟议员身份被选。1972年和1976年他以最年长的议员的身份宣布选后的联邦议会的正式召开。
艾哈德是联邦德国成立后开始的25年中不间断被选入议会的10名议员之一。
1963年10月16日艾哈德终于继阿登纳成为总理。虽然当时艾哈德实际上还没有加入基民盟,但他在选举中非常受欢迎,因此他被基民盟推选为总理候选人。阿登纳和许多其他人认为艾哈德不胜任总理职务,许多人从一开始就将他看作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他们认为艾哈德的任务只是赢得1965年的选举。
艾哈德的总理任期非常不顺利,基民盟的人指责他的政策使得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变坏了。艾哈德与他的外交部长格哈特·施罗德都是“大西洋派”的人,他们将与美国的关系看得比与法国的关系重。此外阿登纳继续在幕后操纵反对艾哈德。阿登纳从一开始就反对艾哈德成为总理,他一直认为艾哈德不胜这个职。1965年艾哈德虽然在大选中获得了基督教民主联盟第二好的结果,但在组阁的时候他就遭到了自己党派的反对,此后他的威信大降。为了保持他的威信,他逼迫基民盟选他为党的主席,但这也没有改变他的处境。1966年在德国发生了一起财政危机,自由民主党的部长辞职,而艾哈德在基民盟也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因此他被迫于12月1日辞职。1977年艾哈德逝世后于5月11日受国葬。
免责声明:“历史上的今天”的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今天更多+
- 1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三世诞生
- 2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解散议会(“短期国会”)
- 3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出生
- 4法国喜剧作家拉比什出生
- 5马克思诞辰
- 6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逝世
- 7波兰小说家显克维支出生
- 8德国数学家、现代函数概念的定义者狄利克雷去世
- 9美国南北战争:莽原之役爆发
- 10美国早期的调查性记者内莉·布莱诞生
- 11张之洞发表《劝学篇》
- 12藏兵与入侵英军在江孜激战
- 13俄太平洋舰队在对马海峡覆没
- 14台湾原住民泰雅族发起抗日的枕头山事件
- 15孙中山成立“革命公司”
- 16第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 17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
- 18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 19临城火车大劫案
- 20每年5月5日是韩国的儿童节
- 21黄埔军校正式开学
- 22冯玉祥出师潼关,直系军阀覆没
- 23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 24中共中央通电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 25纳粹德国陆军元帅费多尔·冯·博克死于盟军空袭
- 26重庆临时政府还都南京
- 27日本男孩节被正式定为日本的国家法定节日
- 28普密蓬·阿杜德加冕 成为曼谷王朝第九位君主
- 29中共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 30德国政治家路德维希·艾哈德逝世